“老谭又捧回了一个大奖★■◆◆。”3月4日,喜讯在巴东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传开:中国兽医协会2024年★★◆“科前杯”优秀论文及病历报告征集与评选名单公布■■,谭志平主导参与撰写的《恩施州某山羊养殖场羊梭菌病的诊治和防控》获得教学科研组优秀奖■★★◆。
2024年11月,黄汉青代表巴东县在2024年★★◆★◆◆“湖北工匠杯★◆■”全省动物检疫检验员职业技能竞赛中获三等奖◆■◆■★★。黄汉青还获恩施州◆★★■★“五一劳动奖章★◆■”。他表示将一辈子做好动物防疫工作,当好群众一呼即来的◆★◆◆■◆“畜禽医生”。
王程在动物防疫岗位上坚守了28年★■。20世纪90年代◆★★◆■,他挎着药箱■◆◆◆◆■,日行40余公里山路走村串户■◆,为群众提供养殖技术指导、畜禽诊疗服务,脚印遍布绿葱坡镇、茶店子镇村村寨寨,成为行走在山乡的畜禽防疫★★■◆“120”◆■◆。
巴东县是生猪养殖大县,连续10余年被评为“全国生猪调出大县”。如何拎稳◆■★“肉篮子◆◆■★”■◆◆★★■、守好◆■◆“肉盘子■■”◆★■★?关键在于筑牢动物防疫“安全篱笆”■★★★★◆,核心在于构建畜牧兽医技能人才★★★■“金字塔”,健全县■■■■★★、乡凯发k8.1111、村三级动物防疫员队伍,以“塔基稳、塔身壮、塔尖高”赋能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◆◆◆■。
工匠之心在畜牧一线淬炼成钢,人才“金字塔”越筑越高、越垒越牢★■★■,巴东县使出“关键三招★■◆★■★”搭建畜牧兽医技能人才成长阶梯:办好兽医培训课堂◆◆■★★,面对面传授动物疫病诊治、兽药合理使用、养殖新技术等知识◆◆◆■★,打造人才成长营;每年组织一次动物防疫员技能大比武◆■,以赛促练★◆◆★、以练增技,引领动物防疫员队伍羽翼丰满、振翅齐飞★■★★;搭建畜牧业干部个人能力提升平台◆■★◆,培养畜牧业干部的政治能力◆◆◆★★■、调查研究能力、科学决策能力、应急处突能力◆◆■,组建一支思想接天线、实践接地气的畜牧业服务先锋队。
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2024年,王程晋升副高职称,历练成动物防疫的工匠型选手◆★■。打开巴东县畜牧兽医技能人才库,9名高级职称人员、16名中级职称人员、17名初级职称人员构成梯级人才方阵■◆★◆■◆,年龄、学历结构不断优化★■◆◆■★。
◆★■★★■“干好动物防疫工作也要有工匠精神,专一行◆■◆、精一行。”王程将中医融合到畜禽治疗中,根据动物疫病开药方、配草药■★★■,减少抗生素使用,实现疫病防控治本和无抗生态养殖。
他潜心钻研恩施黄牛保种与开发利用,在茶店子镇建成恩施黄牛保种场1个◆★◆,存栏能繁母牛100余头,年出栏恩施黄牛1000余头凯发k8.1111,成为茶店牛肉一条街的原料供给端。“巴东牛肉★★★◆■◆”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,黄牛基地、生鲜商超、40余家茶店牛肉餐饮店正串联成趋于完整的畜牧产业链■★★。
“短短几天,4000头口蹄疫病重的生猪被扑杀、深埋◆■,乡亲们眼里含着泪■■,我也十分心酸。”谭志平回忆起1995年刚走上信陵镇畜牧工作岗位时,参与处理的一场农村生猪疫情。当时★■◆◆★◆,乡亲们无助的眼神深深刻在了他心里。他感叹:生猪疫病多发,是在防疫技术落后、人才缺乏上栽了跟头。
多年来,谭志平所在的信陵镇畜牧兽医中心历经3次易址、扩建。他和同事们持续推进畜牧兽医服务阵地提档升级◆◆★■■,牢牢守住全镇范围多年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底线,构建起黑猪◆◆★■★★、山羊、土鸡组成的“一黑一白一黄”畜牧产业圈。
★★★★“科技兴牧、品牌建设是中心★★,人才培育是关键凯发k8.1111。我们将持续构筑畜牧兽医技能人才蓄水池■★◆,抓牢用好业务培训强本领、抓日常管理提质效、抓奖惩分明促作风3个支点,让320余名县、乡★◆◆■■、村级动物防疫员在人才金字塔中茁壮成长,线万余户养殖户的畜禽健康管家◆■◆。”巴东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田恒书说。
在巴东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,“老谭◆■★◆★◆”是同事们对谭志平的习惯性称呼■◆★。52岁的谭志平扎根乡村近30载,奔走在养殖场、养殖户的基地◆★、栏舍间,把论文写在大地上,甘当深耕畜牧业的“老黄牛”。